【第1篇】物理實驗報告觀察凸透鏡成像怎么寫850字
探究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3.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一,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二.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三.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四.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l(fā)現(xiàn)是相等的.
5.自我評估.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您正瀏覽的文章由www.ok3w.net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6.交流與應用.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人向平面鏡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精選寫報告經驗118人覺得有用
寫物理實驗報告關于觀察凸透鏡成像這部分,大家得知道這可不是隨便記流水賬就能行的事。實驗前得先準備東西,像凸透鏡啦,光源啦,光屏什么的,都得檢查一遍,確保沒壞。實驗的時候,要把光源放在凸透鏡前面合適的位置,然后慢慢移動光屏,看成像的情況。
記得調節(jié)的時候別太心急,有時候位置稍微差一點就看不到清晰的像了。我以前做實驗時就遇到過這種狀況,明明調整了半天還是模糊一片,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忘了把光源的亮度調高點。還有,記錄數據的時候要注意順序,不然到時候分析起來會亂套。像什么物距、像距之類的,最好邊測邊記,這樣不會漏掉關鍵信息。
說到記錄,我覺得用圖表的形式會更好理解一些,畫個表格把每次測量的數據填進去,這樣不僅直觀還能節(jié)省時間。不過有時候也會遇到一些麻煩,比如數據偏差比較大,這時候就得仔細排查原因,可能是儀器不準,也可能是操作不當。
成像規(guī)律這部分也不能馬虎,要用到的公式得提前復習好,像1/u 1/v = 1/f這個,實驗時能派上大用場。但有時候公式推導起來挺復雜的,特別是計算像的大小和虛實的時候,得格外小心,稍不留神就可能算錯。我曾經因為粗心把正負號搞混了,導致結果完全不對勁,最后花了好久才找出來。
最后別忘了寫結論,把實驗現(xiàn)象和理論結合起來講清楚。要是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多做幾組對比實驗,看看不同條件下成像有什么變化。這不僅能加深印象,也能提高報告的質量。
【第2篇】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設計實驗報告怎么寫2450字
北方民族大學
大學物理實驗(設計性實驗)
實驗報告
指導老師:王建明
姓 名:張國生
學 號:XX0233
學 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學院
班 級:05信計2班
重力加速度的測定
一、實驗任務
精確測定銀川地區(qū)的重力加速度
二、實驗要求
測量結果的相對不確定度不超過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較
初步確定有以下六種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點計時器測量
所用儀器為:打點計時器、直尺、帶錢夾的鐵架臺、紙帶、夾子、重物、學生電源等.
利用自由落體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體運動.選擇理想紙帶,找出起始點0,數出時間為t的p點,用米尺測出op的距離為h,其中t=0.02秒×兩點間隔數.由公式h=gt2/2得g=2h/t2,將所測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測重力加速度
調節(jié)水龍頭閥門,使水滴按相等時間滴下,用秒表測出n個(n取50—100)水滴所用時間t,則每兩水滴相隔時間為t′=t/n,用米尺測出水滴下落距離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徑為r的玻璃杯,內裝適當的液體,固定在旋轉臺上.旋轉臺繞其對稱軸以角速度ω勻速旋轉,這時液體相對于玻璃杯的形狀為旋轉拋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計算公式推導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轉軸為x,質量為m,受重力mg、彈力n.由動力學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兩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 g=ω2x2/2y.
.將某點對于對稱軸和垂直于對稱軸最低點的直角坐標系的坐標x、y測出,將轉臺轉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電控制計時法
調節(jié)水龍頭閥門,使水滴按相等時間滴下,用秒表測出n個(n取50—100)水滴所用時間t,則每兩水滴相隔時間為t′=t/n,用米尺測出水滴下落距離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圓錐擺測量
所用儀器為:米尺、秒表、單擺.
使單擺的擺錘在水平面內作勻速圓周運動,用直尺測量出h(見圖1),用秒表測出擺錐n轉所用的時間t,則擺錐角速度ω=2πn/t
擺錐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幾式得:
g=4π2n2h/t2.
將所測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
在擺角很小時,擺動周期為:
則
通過對以上六種方法的比較,本想嘗試利用光電控制計時法來測量,但因為實驗室器材不全,故該方法無法進行;對其他幾種方法反復比較,用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較簡單且最熟悉,儀器在實驗室也很齊全,故利用該方法來測最為順利,從而可以得到更為精確的值。
四、采用模型六利用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參量。地球上各個地區(qū)重力加速度的數值,隨該地區(qū)的地理緯度和相對海平面的高度而稍有差異。一般說,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值最小,越靠近南北兩極,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約為1/300。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況,在地球物理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利用專門儀器,仔細測繪各地區(qū)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況,還可以對地下資源進行探測。
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內觀察一個圣燈的緩慢擺動,用他的脈搏跳動作為計時器計算圣燈擺動的時間,他發(fā)現(xiàn)連續(xù)擺動的圣燈,其每次擺動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與圣燈擺動的幅度無關,并進一步用實驗證實了觀察的結果,為單擺作為計時裝置奠定了基礎。這就是單擺的等時性原理。
應用單擺來測量重力加速度簡單方便,因為單擺的振動周期是決定于振動系統(tǒng)本身的性質,即決定于重力加速度g和擺長l,只需要量出擺長,并測定擺動的周期,就可以算出g值。
實驗器材:
單擺裝置(自由落體測定儀),鋼卷尺,游標卡尺、電腦通用計數器、光電門、單擺線
實驗原理:
單擺是由一根不能伸長的輕質細線和懸在此線下端體積很小的重球所構成。在擺長遠大于球的直徑,擺錐質量遠大于線的質量的條件下,將懸掛的小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邊(很小距離,擺角小于5°),然后釋放,擺錐即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的往返擺動,如圖2-1所示。
f =p sinθ
f
θ
t=p cosθ
p = mg
l
圖2-1 單擺原理圖
擺錐所受的力f是重力和繩子張力的合力,f指向平衡位置。當擺角很小時(θ<5°),圓弧可近似地看成直線,f也可近似地看作沿著這一直線。設擺長為l,小球位移為x,質量為m,則
sinθ=
f=psinθ=-mg =-m x (2-1)
由f=ma,可知a=- x
式中負號表示f與位移x方向相反。
單擺在擺角很小時的運動,可近似為簡諧振動,比較諧振動公式:a= =-ω2x
可得ω=
于是得單擺運動周期為:
t=2π/ω=2π (2-2)
t2= l (2-3)
或 g=4π2 (2-4)
利用單擺實驗測重力加速度時,一般采用某一個固定擺長l,在多次精密地測量出單擺的周期t后,代入(2-4)式,即可求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由式(2-3)可知,t2和l之間具有線性關系, 為其斜率,如對于各種不同的擺長測出各自對應的周期,則可利用t2—l圖線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g。
試驗條件及誤差分析:
上述單擺測量g的方法依據的公式是(2-2)式,這個公式的成立是有條件的,否則將使測量產生如下系統(tǒng)誤差:
1. 單擺的擺動周期與擺角的關系,可通過測量θ<5°時兩次不同擺角θ1、θ2的周期值進行比較。在本實驗的測量精度范圍內,驗證出單擺的t與θ無關。
實際上,單擺的周期t隨擺角θ增加而增加。根據振動理論,周期不僅與擺長l有關,而且與擺動的角振幅有關,其公式為:
t=t0[1 ( )2sin2 ( )2sin2 ……]
式中t0為θ接近于0o時的周期,即t0=2π
2.懸線質量m0應遠小于擺錐的質量m,擺錐的半徑r應遠小于擺長l,實際上任何一個單擺都不是理想的,由理論可以證明,此時考慮上述因素的影響,其擺動周期為:
3.如果考慮空氣的浮力,則周期應為:
式中t0是同一單擺在真空中的擺動周期,ρ空氣是空氣的密度,ρ擺錐 是擺錐的密度,由上式可知單擺周期并非與擺錐材料無關,當擺錐密度很小時影響較大。
4.忽略了空氣的粘滯阻力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摩擦力。實際上單擺擺動時,由于存在這些摩擦阻力,使單擺不是作簡諧振動而是作阻尼振動,使周期增大。
上述四種因素帶來的誤差都是系統(tǒng)誤差,均來自理論公式所要求的條件在實驗中未能很好地滿足,因此屬于理論方法誤差。此外,使用的儀器如千
精選寫報告經驗146人覺得有用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設計實驗報告怎么寫
做實驗報告前,先得把實驗目的搞清楚。每次實驗都有明確的目的,這就好比你去超市買東西,得知道自己缺什么才能買對東西。實驗目的通常會告訴你這次實驗要驗證什么理論,或者研究哪個現(xiàn)象。比如電學實驗,可能就是測電阻值,看看它跟溫度的關系。要是連這個都沒搞明白,后面的步驟就全亂套了。
實驗儀器的準備也是關鍵一步。就像廚師做飯前要檢查刀具一樣,實驗前得確認儀器是否正常工作。有些儀器可能上次用完后沒歸位,或者接線松了,這些問題都得提前解決。有時候儀器的問題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比如示波器的探頭接觸不良,這種小問題可能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差很大。所以檢查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別漏掉任何一個細節(jié)。
實驗步驟的記錄也得認真對待。很多人覺得只要最后的數據對就行,其實過程同樣重要。每個步驟都要詳細寫下來,包括儀器的連接方式、調節(jié)參數的方法等等。如果步驟太復雜,最好能畫個簡單的流程圖輔助理解。不過有時候寫著寫著就會出現(xiàn)一些小疏忽,比如把儀器編號記錯,或者忘記標注單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其實會影響到整個實驗報告的質量。
數據處理是實驗報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拿到原始數據后,要進行分析計算,得出最終的結果。這里需要用到一些基本的數學方法,比如平均值、誤差計算之類。需要注意的是,計算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數據點偏離預期太多。這種時候不能直接忽略,得找出原因,可能是儀器出了故障,也可能是操作不當。但有時候因為時間緊張,就匆匆忙忙地跳過這些異常數據,這是不太妥當的。
最后,寫結論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不能為了迎合實驗目的而強行修改數據,這樣不僅違背科學精神,還可能導致更大的問題。當然,有時候實驗結果和預期差距較大,這時需要反思整個實驗過程,看看是不是哪里出了差錯。但有時候寫到這里,人就容易心急,想盡快結束報告,于是草草寫下幾句籠統(tǒng)的話應付過去,這樣的結論顯然是不夠嚴謹的。
另外,報告里的圖表也很重要。圖表能讓數據更加直觀,便于讀者理解。但繪制圖表時要注意格式規(guī)范,坐標軸的標尺、單位這些都不能馬虎。有時候為了省事,直接截圖粘貼到報告里,這樣做雖然方便,但分辨率低會影響閱讀體驗。還有些同學喜歡用彩色打印,認為這樣好看,但實際上并不實用,反而增加了成本。
【第3篇】大學生物理實驗報告怎么寫2250字
大學生物理實驗報告
風洞試驗綜合
一. 風洞試驗簡述:
實驗空氣動力學是空氣動力學的一個分支,是用實驗方法研究飛行器及其它物體在與空氣或其它氣體作相對運動時的氣動特性、運動規(guī)律和各種復雜物理現(xiàn)象。由于是直接研究物體與真實氣流間的相互作用,所得數據可以用作工程設計的依據,驗證理論計算結果并能揭示新的流動現(xiàn)象,為理論分析提供物理模型。
實驗空氣動力學作為一門分支學科是20世紀40年代形成的。它的形成同飛行器高速發(fā)展,要求迅速獲得大量復雜、精確、可靠的設計數據有關。它的主要內容除空氣動力學基礎理論外,還包括實驗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設備的知識。
實驗空氣動力學的主要任務是利用風洞進行模型實驗,以發(fā)現(xiàn)和確認流動現(xiàn)象、探索和揭示流動機理、尋求和了解流動規(guī)律,并為飛行器提供優(yōu)良氣動布局和空氣動力特性數據,風洞實驗所依據的基本理論是相對運動原理和相似理論。
相對運動原理:無論是固體以某一均勻速度在靜止的流體中運動,還是流體以相同速度流經固體,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恒等。
相似理論:論述物理現(xiàn)象相似的條件和相似現(xiàn)象的性質的學說。是模擬的理論基礎。相似理論的重要課題是確定各種物理現(xiàn)象的相似準數。
風洞是進行空氣動力學實驗的一種主要設備,幾乎絕大多數的空氣動力學實驗都在各種類型的風洞中進行。風洞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動力裝置在一個專門設計的管道內驅動一股可控氣流,使其流過安置在實驗段的靜止模型,模擬實物在靜止空氣中的運動。測量作用在模型上的空氣動力,觀測模型表面及周圍的流動現(xiàn)象。根據相似理論將實驗結果整理成可用于實物的相似準數。實驗段是風洞的中心部件,實驗段流場應模擬真實流場,其氣流品質如均勻度、穩(wěn)定度(指參數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湍流度等,應達到一定指標。
風洞實驗的主要優(yōu)點是:
① 實驗條件(包括氣流狀態(tài)和模型狀態(tài)兩方面)易于控制。
② 流動參數可各自獨立變化。
③ 模型靜止,測量方便而且容易準確。
④ 一般不受大氣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 。
⑤ 與其他空氣動力學實驗手段相比,價廉、可靠等。
缺點是難以滿足全部相似準數相等,存在洞壁和模型支架干擾等,但可通過數據修正方法部分或大部分克服。
風洞實驗的主要常規(guī)試驗有測力試驗、測壓試驗和流態(tài)觀測試驗等。測力和測壓試驗是測定作用于模型或模型部件(如飛行器模型中的一個機翼等)的氣動力及表面壓強分布,多用于為飛行器設計提供氣動特性數據。流態(tài)觀測試驗廣泛用于研究流動的基本現(xiàn)象和機理。
二. 實驗內容:
1. 根據風洞實驗段尺寸和實驗項目要求完成實驗模型的結構和模型支撐結構的設計。
2. 編寫模型測力和流動顯示實驗大綱(或實驗任務書)。
3. 固定風速,改變模型姿態(tài)(例如,改變模型迎角)測量不同姿態(tài)下的模型氣動力;對模型做重復性試驗。
4. 對測力模型做流動顯示實驗(分別做模型煙流顯示實驗和油流顯示實驗)
三. 實驗儀器及設備:
d1低速風洞主要組成部分為實驗段、擴壓段、拐角和導流片、穩(wěn)定段、收縮段以及動力段。實驗段截面為橢圓面,其入口長軸為102cm,短軸為76cm,出口處長軸為107cm,短軸為81cm;實驗段全長1.45m;實驗段的最大流速為50m/s;紊流度為0.3%;實驗段模型安裝區(qū)內,速壓不均勻度3%。其上游收縮段的收縮比為8.4。d1低速風洞采用可控硅控制無級調速;配置有尾撐式—機構及內式六分量應變天平。由信號放大器(gda—10),a/d模數轉換數據采集板和計算機構成測力天平信號數據采集系統(tǒng)。
實驗原理:
當物體以某一速度在靜止的空氣中運動時,氣流對物體的作用與同一速度的氣流流過靜止物體時的作用完全相同。風洞就是一種產生人工氣流,對固定于風洞試驗段的模型產生氣動力作用的管道設備。
六分量應變天平:是一種專用的測力傳感器。用于測量作用在模型上的空氣動力的大小。該天平能測量升力、阻力、側力、俯仰力矩、偏航力矩和滾轉力矩。它由應變片、彈性元件、天平體和一些附件組成。應變天平是一種將機械量轉變?yōu)殡娏枯敵龅膶S迷O備。它是運用位移測量原理,利用天平的變形來測量外力大小。將應變片貼在天平彈性元件上,彈性元件上的應變與外力大小成比例,應變片連接組成測量電橋,接入測量線路中,即可測出力的大小。應變天平在測量過程中的`參量變化過程如下:
pruv
其中:
p—天平彈性元件上承受的氣動力。
—在氣動力p的作用下彈性元件上的應變。
r—貼在彈性元件上的應變片在彈性元件產生應變的情況下產生的電阻增量。
u—由應變片產生的電阻增量r而引起的測量電橋產生的輸出電壓增量(mv)。
v—檢測儀器所指示的讀數增量(v)。
右下圖為一六分量應變天平測量電橋示意圖。圖中標有號碼處為粘貼有電阻應變片的天平元件。例如號碼1、2、3、4為天平升力元件的四個電阻阻值相等的應變片,它們構成了一個全橋電路。當天平升力元件
受載后,在電橋ac端將會有電壓信號u輸出,
該信號u將被引入信號放大器。
信號放大器(gda—10):其功用是將來自于天平
各分量電橋的微小電壓輸出放大到能被計算機接
受的電壓值。
a/d模數轉換數據采集板:由于計算機只能處理數
字信號,而天平各分量的輸出信號是模擬信號,因
此須先用a/d模數轉換數據采集板將天平輸出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方能由計算機對采集的信號數據進行處理。
計算機:通過已有程序軟件對試驗模型的測力進行過程控制、數據采集和后處理。 模型煙線流動顯示、表面油流顯示原理參見附錄1、2。
四. 實驗步驟:
1) 將實驗模型安裝于測力天平上。對試驗模型做水平或垂直調整。將模型的
攻角、側滑角分別調整為0角。
2) 檢查各有關設備之間的連線是否連接正確。
3) 打開計算機,然后是放大器及天平電源。
4) 通過計算機測力系統(tǒng)軟件檢測天平各分量的信號輸出值是否正常。通常未
精選寫報告經驗46人覺得有用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怎么寫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是一種記錄實驗過程、分析實驗結果的重要文件,它不僅需要清晰地展示實驗步驟和數據,還要體現(xiàn)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對結果的深入思考。寫好這種報告并不復雜,但也不是隨便就能完成的。首先要明確的是,實驗報告不只是記錄實驗步驟那么簡單,它是科學研究的一部分,必須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和條理性。
一開始,你要把實驗的目的寫清楚,這一步很重要,因為讀者得知道你做這個實驗是為了什么。比如,如果你是在研究摩擦力的影響因素,那就應該在開頭說明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以及希望通過實驗解決哪些疑問。不過有時候可能會忘記提到這一點,這會讓讀者疑惑你的實驗意義何在。接著,實驗儀器和材料清單也不能少,這樣可以讓別人復現(xiàn)你的實驗。這里有個小細節(jié)需要注意,有些同學可能覺得只要列出主要設備就行,但其實輔助工具也很關鍵,比如測量時用的小尺子之類的。
接下來就是實驗步驟了。這部分要盡可能詳細,最好能讓沒有參與實驗的人也能看懂如何一步步操作。記得在描述過程中穿插一些注意事項,比如某些裝置的安裝順序或者調節(jié)方法,這些都可能直接影響到實驗結果。有一次我寫報告的時候,就差點漏掉一個關鍵的校準環(huán)節(jié),后來被老師指出來后才補上去,這讓我意識到忽視細節(jié)真的會影響整個報告的質量。
數據處理部分同樣不可忽視。實驗數據通常會有很多,如何整理和分析這些數據決定了報告的說服力。你可以用圖表的形式呈現(xiàn)數據,這樣直觀明了。當然,表格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那些需要精確數值對比的數據。不過在這里有一個容易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在填寫表格時,有時候會忘記標注單位,這會導致數據失去意義。所以每次寫完表格后,檢查一下有沒有遺漏單位是很重要的。
最后,關于結論部分,不是簡單地重復實驗目的,而是要結合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符,也不要慌,可以嘗試分析原因,比如是不是實驗條件控制得不夠好,還是理論假設本身有問題。這個過程不僅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實驗,還能為后續(xù)的研究提供參考。但有時候人們會因為怕麻煩而草草下結論,這樣就會顯得不夠嚴謹。
【第4篇】初二物理實驗報告的怎么寫2350字
關于初二物理實驗報告的范文
關于初二物理實驗報告的范文1
探究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3.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一.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二.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三.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四.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五.自我評估.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六.交流與應用.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人向平面鏡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xxx
20xx年x月xx日
關于初二物理實驗報告的范文2
用驗電器演示導體和絕緣體
器材
驗電器(或自制驗電器),有機玻璃或橡膠棒,絲綢或毛皮,被檢驗的物體:鐵絲、銅絲等金屬絲,陶瓷、松香、玻璃、橡膠等。
操作
(1)將絲綢摩擦過的有機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與驗電器接觸,使驗電器帶電,金箔張開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觸一下驗電器上的小球,金箔馬上合攏。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手和人體傳給大地了,這證明人體是導體。
(2)用上述方法使驗電器重新帶電。手拿鐵絲和銅絲等金屬絲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可以看到金箔也會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金屬絲和人體傳到地球上去了,金屬絲是導體。當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金箔仍張開并不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沒有通過陶瓷、玻璃、松香等傳到地球上,說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絕緣體。
注意事項
被檢驗的絕緣體的表面要清潔干燥,以免表面漏電。
實驗目的:觀察水的沸騰。
實驗步驟:
①在燒杯里放入適量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然后把溫度計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燈點著,給燒杯加熱。
③邊觀察邊記錄。
④做好實驗后,把器材整理好。
觀察記錄:
①水溫在 60℃以下時,隨著水溫不斷升高,杯底上氣泡越來越多,有少量氣泡上升。
②水溫在60℃~90℃之間時,杯底氣泡逐漸減少,氣泡上升逐漸加快。
③在90℃~100℃之間時,小氣泡上升越來越快。
④水在沸騰時,大量氣泡迅速上升,溫度在98℃不變。
⑤移走酒精燈,沸騰停止。
實驗結論:
①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汽化現(xiàn)象。
②水在沸騰時,溫度不變。
xxx
20xx年x月xx日
關于初二物理實驗報告的范文3
實驗目的:
觀察水沸騰時的現(xiàn)象
實驗器材:
鐵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燒杯、中心有孔紙板、溫度計、水、秒表
實驗裝置圖:
實驗步驟:
1.按裝置圖安裝實驗儀器,向燒杯中加入溫水,水位高為燒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并觀察.(觀察水的溫度變化,水發(fā)出的聲音變化,水中的氣泡變化)
描述實驗中水的沸騰前和沸騰時的情景:
(1)水中氣泡在沸騰前,沸騰時
(2)水的聲音在沸騰前,沸騰時
3. 當水溫達到90℃時開始計時,每半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填入下表中,至沸騰后兩分鐘停止。
實驗記錄表:
時間(分) 0 0.5 1 1.5 2 2.5 3 …
溫度(℃)
4、觀察撤火后水是否還繼續(xù)保持沸騰?
5、實驗結果分析:
①以時間為橫坐標,溫度為縱坐標,根據記錄用描點法作出水的沸騰圖像。
②請學生敘述實驗現(xiàn)象。
沸騰前水中有升到水面上來,水聲;繼續(xù)加熱時,水中發(fā)生劇烈的現(xiàn)象,大量上升并且變(填“大”或“小”),升到水面上破裂,放出水蒸氣,散到空氣中,水聲變(填“大”或“小”)。
沸騰的概念:
③實驗中是否一加熱,水就沸騰?
④水沸騰時溫度如何變化?
⑤停止加熱,水是否還繼續(xù)沸騰?說明什么?
xxx
20xx年x月xx日
關于初二物理實驗報告的范文4
器材:木頭
步驟:
第一種:
將木頭放入水中,測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滿滿的量筒中,測量溢出的水的體積,可以間接得到木頭浸入水中的部分的體積。
然后將木頭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測量水下部分的質量。
通過公式計算其密度。
然后總體測量整塊物體的質量
通過v=m/p
計算得出全部體積。
第二種:
取一量杯,水面與杯面平齊,想辦法將木頭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細針將其按入水中),稱量溢出水的體積即可。
第三種:
如果容器是個圓柱形,把里面放滿水,然后把物體放入水中,在把物體取出。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這個物體的體積。
圓柱的面積=底面積×高
如果物體不下沉,就把物體上系一個鐵塊放入水中,測出鐵塊和物體的體積,然后再測出鐵塊的體積,接著用它們的總體積減去鐵塊的體積就得出物體的體積.
現(xiàn)象:包括在步驟里面了。
結論:得出木頭的體積。
xxx
20xx年x月xx日
關于初二物理實驗報告的范文
精選寫報告經驗94人覺得有用
寫好一份初二物理實驗報告,其實并不復雜,只要把實驗的過程和結果清晰地表達出來就行。不過要想讓報告看起來專業(yè)一些,得注意幾個要點。比如開頭部分,得先把實驗的目的說清楚,這會讓讀者明白你做這個實驗的原因。接著就是材料清單了,材料要列全,這樣別人想復現(xiàn)實驗的時候就不會漏掉什么重要的東西。
在描述實驗步驟的時候,順序一定要對,不然會讓人看得很糊涂。記得每一步都要詳細一點,尤其是那些關鍵的操作點,像是儀器的調節(jié)、數據的記錄這類,都得交代清楚。有時候,為了確保實驗結果準確,可能需要多次重復某些步驟,這一點也得提一下。
說到數據記錄,這是整個實驗報告的核心部分。不僅要記錄下原始數據,還要計算處理后的數據。如果能用圖表的形式展示數據就更好了,這樣直觀,別人一眼就能看出趨勢。不過這里有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表格里的單位要統(tǒng)一,別一會兒用厘米,一會兒又換成米,這種小問題會影響報告的質量。
分析實驗結果的時候,得結合理論知識去解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如果實驗結果跟預期有偏差,那也要試著找出原因,可能是操作不當,也可能是因為設備精度不夠。不要怕承認錯誤,關鍵是要從錯誤中學到東西。另外,這部分最好能提出一些建議,比如說下次實驗可以怎么改進,或者有什么新的想法。
最后就是結論了。結論要簡潔明了,直接點明實驗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但要注意的是,結論不能太絕對化,畢竟科學探索是個不斷修正的過程。要是能順便提到一下這次實驗對你個人的影響,比如增強了動手能力,或者加深了對某個概念的理解,那就更有價值了。
寫報告的時候,字跡要工整,排版也要整齊,這樣不僅顯得認真,還能減少閱讀時的疲勞感。還有,引用別人的觀點時,一定要標明出處,這是最基本的學術道德。雖然說起來挺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多練習幾次就會順手多了。
【第5篇】初二物理實驗報告樣本怎么寫350字
初二物理實驗報告樣本
實驗名稱
探究凸透鏡的成像特點
實驗目的.
探究凸透鏡成放大和縮小實像的條件
實驗器材
標明焦距的凸透鏡、光屏、蠟燭、火柴、粉筆 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
1.提出問題:
凸透鏡成縮小實像需要什么條件?
2.猜想與假設:
(1)凸透鏡成縮小實像時,物距u_______2f。(“大于”、“小于”或“等于”)
(2)凸透鏡成放大實像時,物距u_______2f。(“大于”、“小于”或“等于”)
3.設計并進行實驗:
(1)檢查器材,了解凸透鏡焦距,并記錄。
(2)安裝光具座,調節(jié)凸透鏡、光屏、蠟燭高度一致。
(3)找出2倍焦距點,移動物體到2倍焦距以外某處,再移動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縮小的清晰實像的為止,記下此時對應的物距。
(4)找出2倍焦距點,移動物體到2倍焦距以內某處,再移動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實像的為止,記下此時對應的物距。
(5)整理器材。
初二物理實驗報告樣本
精選寫報告經驗130人覺得有用
寫一份高質量的初二物理實驗報告并不復雜,但需要掌握一些基本要點。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比如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這一步很關鍵,因為目標明確了才能圍繞它展開。在材料準備上,鏡子、光源、量角器這些器材必不可少,缺一不可,要確保它們都處于良好狀態(tài)。
開始實驗前,最好先畫個簡單的草圖,標注好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這樣能幫助理清思路。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記錄數據,特別是角度數值,得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雖然有時候手抖可能記錯,但這很正常。接著就是分析數據了,用表格形式呈現(xiàn)會更直觀,當然,如果忘記給表格命名就有點麻煩了,畢竟名字能讓讀者一眼看出這是什么內容。
書寫報告時,開頭簡述一下實驗背景和原理就行,別太啰嗦。正文部分重點放在實驗步驟和結果上,最好能配上圖示,這樣更清晰。不過有時候寫著寫著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漏寫了某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得回去補充完整。最后,別忘了談談自己的體會,哪怕有些想法比較淺顯也沒關系,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嘛。
記得檢查一遍全文,看看有沒有拼寫錯誤或者標點不當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容易混淆的詞,像“反射”和“折射”,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同。還有,引用別人的觀點時要標明出處,不然就變成抄襲啦。整個過程可能有點繁瑣,但只要細心對待,寫出一份合格的實驗報告并不是難事。
【第6篇】2025年初中物理實驗報告格式怎么寫700字
一、將一飲料瓶底部扎幾個細孔,再往飲料瓶中到入適量的水,此時會發(fā)現(xiàn)瓶底處有水流出,可以印證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繼續(xù)迅速把飲料瓶中灌滿水,然后擰緊瓶蓋,這時可觀察到飲料瓶底部并沒有水流出。如果再擰松瓶蓋,又發(fā)現(xiàn)水流了出來。這說明是大氣壓作用形成的這一現(xiàn)象。
二、另取一空飲料瓶灌滿水后擰緊平蓋,然后用酒精燈加熱一鋼針。輕輕的在飲料瓶下部側壁燙一細孔(注意燙孔時不要用力擠按飲料瓶)。當扎完小孔后會發(fā)現(xiàn)并沒有水流出,在第一個孔的相同高度處,任意位置再燙一個細孔后發(fā)現(xiàn)依然沒有水流出來。這是由于大氣壓的作用的結果,并且證明了大氣壓是各個方向都存在的,與液體壓強特點形成對比。之后在前兩個細孔的上方再燙一細孔后,發(fā)現(xiàn)下面的細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細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氣從此處進入飲料瓶內上方。如果擰開飲料瓶的瓶蓋會發(fā)現(xiàn)三孔都會流水。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噴的越遠。
三、再取一飲料瓶灌滿水并擰緊瓶蓋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夠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蓋擰下來,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發(fā)現(xiàn)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換更高的飲料瓶做“對比實驗”,為托里拆利實驗的引入打好基礎。)還可以在此實驗的基礎上,在瓶底打孔,立刻發(fā)現(xiàn)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內、外均有大氣壓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
四、還可以選用易拉罐,拉蓋不要全部拉開,開口盡量小一些。倒凈飲料后用電吹風對罐體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把拉口處用橡皮泥封好,確保不漏氣。再用冷水澆在易拉罐上,一會聽到易拉罐被壓變形的聲音,同時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壓癟。說明氣體熱脹冷縮、也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精選寫報告經驗176人覺得有用
關于初中物理實驗報告的撰寫,確實有不少講究。這不僅關乎分數高低,也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份好的實驗報告,應該能清晰地展現(xiàn)整個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開頭部分,需要明確寫出實驗名稱、日期以及參與人員的基本信息,這部分內容不宜過簡,但也不宜啰嗦。比如“實驗名稱: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這個標題必須寫清楚,而日期則最好精確到某月某日。
接著是實驗目的,這是報告的核心之一。這里要直截了當地表明實驗想要解決的問題或驗證的理論。例如,“通過本次實驗,我們旨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際應用”。當然,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時疏忽,把實驗目的寫得太過寬泛,這就可能影響后續(xù)分析的深度。記得在描述實驗目的時,盡量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這樣有助于提高報告的質量。
實驗器材的列舉也是一項重要工作。通常來說,列出所有需要用到的設備和材料,如彈簧測力計、量筒、燒杯等,并標明規(guī)格型號,這樣能讓讀者迅速了解實驗條件。不過有時候,由于時間緊迫,可能會遺漏某些關鍵儀器,導致實驗數據不夠完整。因此,在準備階段,務必仔細檢查一遍清單,確保無誤。
實驗步驟同樣不可忽視。這部分要求按照順序詳細記錄操作流程,包括每個步驟的具體方法。如果步驟繁瑣,可以分點列出,方便閱讀。但要注意,有些步驟描述可能會顯得過于冗長,這時就需要學會提煉重點,去掉不必要的細節(jié)。例如,“將物體放入水中,觀察現(xiàn)象”這種概括性的表述就比逐一描述每一步動作更有價值。
數據記錄部分則是實驗報告的靈魂所在。所有的原始數據都必須如實填寫,不可隨意更改。對于多次測量的數據,建議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然而,有時在記錄數據時,可能會出現(xiàn)抄錯數字的情況,這會直接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所以,務必養(yǎng)成核對數據的習慣。
數據分析是實驗報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對實驗數據的整理和計算,得出結論并進行討論。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結論必須基于實驗數據得出,不能憑空猜測。偶爾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就是數據偏差較大,這時候就需要重新審視實驗過程是否存在誤差來源。無論如何,結論部分一定要緊扣實驗目的,避免跑題。
最后,附上必要的圖表和參考文獻。圖表能夠直觀展示實驗結果,而參考文獻則體現(xiàn)了研究的嚴謹性。不過有時候,由于對格式要求理解不透徹,可能會在排版上出現(xiàn)問題,比如字體大小不統(tǒng)一或者標點符號使用不當。這些問題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卻會影響整體觀感。因此,在完成初稿后,花些時間檢查一下格式細節(jié)還是很有必要的。